
春晚年年办,年年难看,何去何从?网友说:接点地气吧!
产品展示
发布日期:2024-12-21 12:41 点击次数:160
春晚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办,此后一年不落,直到今年,马上又快春节了,蛇年又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春晚呢?
感觉不用期待,还跟往年差不多。眼花缭乱的台风,一两个说相声的,三四个演小品的,五六个舞蹈,七八个唱歌的,然后名嘴尖着嗓门,挤着幸福的笑容,说一些俗了好多年的吉祥话,大概如此!
观众看腻了,相声不搞笑,小品就那么几个老人演,舞蹈大家也欣赏不了,唱的歌也不好听,名嘴的祝福语就像鸡肋。
看着张灯结彩,锣鼓喧天,其实没什么看头。所以有人说,“春晚?好多年不看了!”
这是事实,春晚的收视率确实下滑的厉害,已经不是除夕夜娱乐的必选了。
想当年,大人小孩在除夕夜,一个必备顶就是守着电视,看春晚。也挺奇怪,早些年的春晚的确吸引人,吃着年夜饭,看着春晚节目,其乐融融,很享受。
展开剩余70%对了,那时印象深的是有陈佩斯、朱时茂的小品,赵丽蓉、巩汉林的小品,赵本山、范伟的小品,姜昆、唐杰忠的相声,冯巩、牛群的相声、侯跃文、石富宽的相声,还有港台著名演员的一两首好听的歌,张明敏的《我的中国心》,费翔的《冬天里的一把火》,谭咏麟的《水中花》,大陆有李玲玉、杨钰莹的甜歌。感觉那时候的春晚舞台虽简朴,节目质量却挺高。人爱看,而且反复看,津津乐道。
当然,春晚的没落跟大环境也有关系,现在的互联网发达,可供人们娱乐身心的工具多了,有电脑,有手机,什么好看的节目都能搜到,想看什么就看什么,春晚已经不是必要的选择了。
那春晚还有办下去的必要吗?作为一个传统节目,有必要保留,但若想提高收视率,还真得应该下点功夫。
没有创新创意是不行的,春晚也应该定位一下,本来就是群众的舞台,应该放下架子回到群众中间。既然大家喜欢陈佩斯,就把他请回来表演一个节目呗。既然难忘赵本山,就三顾茅庐,请他出山,演个小品。既然一些老的港台著名演员受欢迎,就请一些过来,像周杰伦,周润发,刘德华这些人,台上站一站,收视率立马就上去了。
观众喜欢什么,就按观众喜好来,别拧着来。投观众的兴趣,抓住观众的心理和眼球,这事就好办点了。
当然,众口难调,努力了,还不行,就听天由命吧。
您对春晚有什么看法和建议,欢迎留言!
发布于:山东省Powered by 分分快3必中大小技巧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